茂名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四个一”举措夯实晚造粮食生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做好粮食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茂名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推进农业生产“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会议部署要求,通过召开一次会议、组织一次摸底、进行一次调研、开展一次督导“四个一”举措,千方百计稳住粮食面积,夯实粮食生产工作。 一、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为做好全年粮食油料生产工作,及早谋划晚造生产,不折不扣完成2023年省下达我市粮食油料生产任务,在市、县、镇逐级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部署晚造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压实责任。8月2日,召开了茂名市2023年晚造粮油生产工作会议,对全市粮食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明确市、县、镇各级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切实增强粮食安全工作党政同责意识,层层抓严抓实,采取得力措施,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8月6日至8日,县级又紧接着组织镇级召开晚造粮油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了市级相关会议精神,要求各镇将各自的晚造生产任务细分到村,压实到田,确保晚造粮油“种得下,管得好,收得多”。 二、组织一次摸底排查。7月中旬,台风“泰利”正面袭击我市,给我市带来大范围风雨影响,导致全市早稻小部分受灾,我市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面临压力。为了更好地谋划晚造粮油生产任务,确保全年粮油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区开展了一次摸底排查,根据自然资源部门的三调数据,核对各辖区范围内的耕地面积和水田面积,特别是要摸清不可插秧的水田面积,将摸底排查任务细化到村、落实到人、核查到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60个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监测点,动态掌握我市阶段性粮油生产情况,摸清耕地和粮食生产底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统筹粮食生产结构,对标对表省里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稳定粮食播面和产量,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三、开展一次实地调研。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晚造粮油生产工作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带领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各地粮食、油料育秧备秧和栽插情况,“面对面,手把手”向广大农户讲解水稻管理技术要点,深入查看各村耕地和水田情况,实地解决各地在推进晚造粮油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通过深入调研梳理我市粮食生产存在短板,并结合具体实际,系统谋划扩大晚造粮食面积、稳住农业基本盘的有力举措。如鼓励部分地区适当密植,特别是早稻有因灾减产的地区,采取更有力措施落实“以晚补早”,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油料生产目标任务。又如可以通过提早育秧、集中育秧等措施抢回时间,选择熟期适宜的优良水稻品种,比常年提早7天以上时间播种,尽力规避寒露风影响,开展科学防控,全力提高单产。 四、进行一次督查指导。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茂名市乡村振兴战略粮油生产专项工作督导检查组,于8月上旬分赴各县区开展粮油生产专项督导,做到“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田”。针对我市晚造水稻育秧、水稻插秧、大豆和油料作物播种情况,对标省下达的粮油生产任务,指导各地抢抓农时,措施前移,根据气象变化及时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压实各地种植面积,力争在8月30日前完成晚稻播种计划。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安排专人跟进,确保所有问题在限期内整改落实到位,对落实问题整改不力的县区,坚决给予通报批评。同时,指导各地做好台风“泰利”过境后的救灾复产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早稻灾后管理和及早推进晚造生产的紧急通知》,并联合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编写了《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指南》,科学指导各地做好灾后田间管理、农业安全生产和晚造病虫害防控等工作,为我市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