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农业农村局上线《茂名民声热线》回应群众关切问题 6月21日上午,茂名市农业农村局领导上线FM101.1茂名综合广播《茂名民声热线》直播节目,就我市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该单位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情况,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咨询、投诉和建议。 单位职能简介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中央、省和市“三农”政策,组织开展“三农”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种植业、畜牧饲料业、兽医畜禽屠宰业、水果产业、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和加工等农业有关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体制改革与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和组织实施;制定、指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组织提出农业投资规模、方向的建议并监督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参与农村金融管理;拟订渔业渔政发展政策、规划、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渔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工作,指导水产健康养殖;提出农田建设项目需求建议,承担耕地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参与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承担农业救灾复产、农业综合执法、植物检疫、禽畜检疫监测、农药药害鉴定仲裁、农业环保监测、农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工作。  2022年,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广用好茂名市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全省第一。2022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126.29亿元,同比增长5.8%,连续三年保持千亿元以上。省粮食安全考核连续三年优秀。二是农业产业体系扩容增量。我市累计获批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6+19”农业产业新格局。成为全省第一批实现区、县级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的地级市。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三是“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是指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高凉菜。其中荔枝产业作为茂名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开展“荔枝定制”“十万电商卖荔枝”等营销活动,2022年茂名荔枝在总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农民增收。2022年,茂名荔枝产量55.06万吨,销售收入80.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10亿元。四是乡村振兴成绩显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遵循“一四五”工作法,通过建设油城墟、高凉墟、窦州墟、疍家墟、橘州墟,积极推进“百墟千村振兴计划”,还打造了6个示范群,构建了“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我市在2021年乡村振兴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在沿海经济带东西部两翼中排第二名,粤西片区第一名。高州市入选了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继续推进“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发展。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高州根子柏桥村荔枝产业时说到“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市农业农村局将按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推进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禽畜牧业和海洋牧场建设等茂名特色产业发展。二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5个样板墟6条示范带引领乡村建设,墟村联动;严格落实24字方针(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强化农房管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农民收入;深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指导基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大力构建以基层党建为核心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础,化解在源头。  直播现场 线上答疑(节选) 1.市农业农村局要以哪些举措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做好茂名“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 答:市农业农村局从以下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突出抓好今年的荔枝销售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荔枝销售持续深化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印发了2023年茂名荔枝营销行动方案,共有32项线上线下活动,3月份已开始组织开展营销活动;5月20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通过“十万电商卖荔枝”、创新荔枝定制模式,推动荔枝销售从按箱、按盒卖到按粒、按棵、按片定制,推出“荔枝+旅游”“荔枝+美食”等组合产品。今年茂名荔枝在产量比去年同比增长23%的情况下,荔枝销售田头价格较以往中大年价格提高了20%,荔农增产又增收。二是做好土特产文章。(1)摸排土特产情况。摸排收集全市土产品、特色食品、特色工艺品等土特产信息,做好生产指导和跟踪服务。(2)依托现有的“6+19”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土特产产业链。比如:支持广药集团开发生产荔枝饮料:荔小吉,还有生产荔枝酒、荔枝醋等。(3)擦亮“茂字号”农业品牌。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和粤字号品牌,积极参加各类对外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等。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以共同富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 2.听众谢先生来电:化州市平定镇旺耀村有条水泥路破烂了,政府能否出钱修路? 答:目前没有财政资金支持村内道路的后期管护。《茂名市关于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建立以市场化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养护模式,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道路管理养护体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探索完善农民参与长效管护机制。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指导镇、村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内道路的长效管护机制。 3.听众陈小姐来电:村民的房屋拆旧建新需要报批吗? 答:村民在原址进行拆旧建新同样需要报批,需取得《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建房,且要按规定的面积建房。 4.听众戴小姐来电:我们村还有条小路没有硬化,请问政府能帮忙解决吗? 答:我市出台了《茂名市2022年农村村内道路建设民生实事办理方案》,明确除纳入搬迁、撤并、社区和城区建设规划的村庄,以及远离村庄的散居户和常年无人居住户的村外,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向全域自然村、向田间地头延伸。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存在较多短板,村内支路巷路仍有较多未硬化,您说的村内道路未硬化,可能是支路巷路未硬化,我们会进一步核实。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发挥政府财政资金主导作用,统筹利用好各级涉农资金、自身可支配财政收入和债券资金,广泛发动爱心企业和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村内道路建设项目,继续推进村内支路巷路建设,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5.种粮有些什么补贴政策? 答:2016年之前,种粮有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2016年之后,上述三项种粮补贴改革合并调整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农场职工)。享受补贴的农户应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为降低实际种粮农户粮食生产成本,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自2021年起,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安排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6.目前茂名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水平怎样? 答: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量为9335批次,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千人1.5批次”的检测任务。我市农产品检测整体合格率达98.61%,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8.7%,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视频、图/茂名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 陈美辰 江健平
|